工程技术应用

  • 岩性反演及其在N871三角洲发育区应用

    钮学民;李海涛;张洪;

    波阻抗反演技术可以提高储层描述的精度。为解决由于某些地区受速度重叠影响,储层与非储层在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上难于区分出来的问题,利用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岩性反演技术则可以在波阻抗反演基础上加入波阻抗岩性统计信息和测井岩性解释结果直接反演出岩性剖面,因而可以解决波阻抗重叠问题,达到储层反演和描述的目的。在三角洲发育的N871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实际反演处理和储层描述以及后续钻井验证,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2022年02期 v.24;No.113 1-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子长油田坪庄区长9油层勘探实践与认识

    徐瑞;史飞;

    子长油田坪庄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目前已完钻下组合探井5口,长9油层均有油气显示,但常规压裂试油效果差。通过区域地质研究、储层认识,分析认为该区长9属于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引用体积压裂储层改造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试油效果,为下一步勘探提供新的思路。

    2022年02期 v.24;No.113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密度电法在湖北黄冈某山体滑坡滑动面划分中的应用

    赵福平;辛会翠;

    解决山体滑坡问题确定滑动面的工程手段一般是钻探直接揭露,但是有时受场地条件、成本预算等因素的限制,存在对滑动面难以全面揭露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次勘察工作利用高密度电法对某山体滑波滑动面进行划分。高密度电法是电法勘探的一种,利用密集的电极和多次覆盖采集大量有效视电阻率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形成二维及拟三维视电阻率测深成果,并推断滑坡体埋深及滑动面位置。通过钻探验证表明,反演模型对滑动面确定以及覆盖层厚度的划分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为高密度电法在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2022年02期 v.24;No.113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5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哈萨克斯坦NB油田白垩系沉积微相及有利相带

    王艳;季彦姝;王呈呈;丛鹏;

    为解决哈萨克斯坦NB油田白垩系油藏油层纵向发育层数多、单层厚度薄、油水界面复杂,受沉积微相控制作用明显,给注采井网设计带来难度的问题,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了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测井相、地震相识别模型,结合典型单井相特征分析,对研究区白垩系沉积微相分布进行精细预测。利用测井资料、地震属性分析,对有利储集砂体进行了预测,明确了有利储集相带类型及分布特征。为优化注采井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同时也有力指导了NB油田的滚动井位部署。

    2022年02期 v.24;No.113 15-2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0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哈得逊油田水平井控水技术研究与先导试验:以H27井为例

    陈兰;陈德飞;刘敏;于志楠;王鹏;苏州;吴红军;刘己全;

    哈得逊油田整体以水平井开发为主,水平井井数占比83%,综合含水85.3%,大部分水平井已进入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难度越来越大。以H27井为例,在分析含水上升规律、剩余油潜力、饱和度、产液剖面监测等资料对出水层段预测及控水效果评价等油藏研究的基础上,首次采用AICD调流控水工艺技术进行合理分段调控后,综合含水下降了40%,取得了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H27井控水的成功,对哈得逊油田老井后期高含水油井控水,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

    2022年02期 v.24;No.113 21-2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9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海上油田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富集规律与挖潜策略研究

    常涛;黄磊;卢美月;孙藏军;周立业;

    对比陆地油田,海上油田生产井数少、井控储量高,导致剩余油既有共同性,也有复杂性和差异性。同时它区别于陆地油田的持续性调整,导致高度分散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因此,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相关研究。经过海上油田开发特点、各个开发阶段、油藏渗流过程的研究,提出特高含水期的剩余油主要有三类,即整体富集型剩余油、局部富集型剩余油、整体分散型剩余油。在全面分析各类剩余油富集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动用策略,主要包括重构新井网、调整现井网等措施。调整不同挖潜措施的占比,完成剩余油富集差异下的挖潜策略。通过油田开发特点、地下油藏渗流的宏观研究与具体挖潜措施结合,明确特高含水期海上油田的系统性工作,对油田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2022年02期 v.24;No.113 25-30+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7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组合外边界下多层稠油热采试井模型研究

    瞿朝朝;刘斌;张静;刘玉娟;王立垒;

    为解决海上不同组合外边界下多层稠油油藏定向采油井热采渗流方面缺乏研究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数学物理等方法,建立考虑不同组合外边界影响的多层稠油油藏定向采油井热采双区复合试井模型,运用有限差分算法得到各层井底压力的瞬时解,并绘制井底压力双对数曲线。研究表明:双对数曲线呈现6个典型渗流阶段。其中,内区拟径向流段是内区流体加热后流体性质改善的反映,该段结束时刻对应波及距离为加热前缘。外区稠油黏度越大,内外区过渡段“抬升”幅度越大,外区拟径向流阶段在纵坐标上对应的值越大。内外区拟径向流段体现了内区加热流体与外区稠油流体的复合特征。导数曲线后期是多层合采井不同组合边界的特征反映。研究成果为海上多层稠油油藏定向采油井热采的试井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

    2022年02期 v.24;No.113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高蒸汽驱后期开发效果技术对策研究

    沈群;

    针对辽河油田杜229块兴隆台油藏实施的20个蒸汽驱井组,部分井组进入蒸汽驱开发后期,出现蒸汽突破现象严重、油层纵向动用不均、平面上受效程度不同导致井组生产效果变差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井组开发效果,利用数值模拟及动态监测手段精细描述蒸汽腔发育形态,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创新提出四项技术对策改善井组开发效果,一是引入SUBCOOL指导动态调控防止蒸汽突破;二是实施分层汽驱提高油层纵向动用程度;三是实施热水驱提高层内动用程度;四是降低操作压力,提高蒸汽腔平面上的波及体积。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井组综合递减率由18.4%降至2.4%,井组实现持续稳产,油汽比由0.15提高到0.20,提高开发效果,保证了杜229块油藏汽驱开发的经济性。该研究对改善同类油藏蒸汽驱开发效果及经济性提供了技术参考。

    2022年02期 v.24;No.113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页岩油合成基钻井液纳米封堵剂制备及评价

    陈二丁;赵红香;张海青;邱春阳;

    为了满足页岩地层微纳米孔隙裂缝封堵的技术需求,研制了合成基钻井液用纳米材料LNS。借助粒径分析、透射电镜等实验表征纳米材料LNS的微观形貌特征,讨论了LNS对合成基钻井液流变性及滤失性的影响。微孔滤膜封堵实验表明,LNS能够有效封堵微纳米级孔缝,高温高压滤失量降低53.3%,明显减少滤液侵入地层。并利用合成基钻井液封堵前后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实验,得出合成基钻井液添加纳米封堵剂后岩石强度可提高25%。

    2022年02期 v.24;No.113 42-46+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摩阻判断井眼情况的误差探讨

    谢鑫;丁少华;付成林;窦正道;金晶;

    目前在现场,通常使用摩阻值或观察大钩载荷曲线是否有突变点,判断井下是否正常,但是摩阻取值和突变量没有定量评价标准。计算表明,井况正常时,下井钻具增加,摩阻增加;井斜增大,导致摩阻增加;更换钻具组合,大钩载荷曲线会发生突变,由此判断井下情况,会导致误差。本文提出使用摩擦系数客观定量评价井下情况,该方法可以消除钻具组合、井斜方位、井深、密度等参数变化的影响。

    2022年02期 v.24;No.113 47-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波纹板填料气液分离器分离性能数值研究

    宋晓明;

    波纹板填料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性能受到波纹板结构参数及安装制造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波纹板内部流体流动的复杂性,严重限制了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以波纹板填料为研究对象,应用fluent对其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对其分离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纹板对气相介质中液滴的去除作用明显,气液分离效果较好、压力损失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波纹板填料气液分离技术性能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指导。

    2022年02期 v.24;No.11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变电站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技术仿真研究

    张尚然;

    如今大量电力设备的使用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给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发展也加重了线路的无功损耗。针对某变电站设计了一套TCR+TSC型静止无功补偿器补偿方案,并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模仿真,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2022年02期 v.24;No.113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育与教学研究

  •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探析

    曹杰;

    建设行业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建筑业形成了400万~500万庞大的管理人才队伍,但随着建筑业新业务、新模式、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国际化,建筑业正出现新一轮的人力资源短缺,需求层次发生结构性变化,从数量型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为适应建筑业转型升级需要按照岗位要求和行业需求出发,从全局的角度构建人才的“厚技术基础、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能力结构,提出基于成果导向“课证融通、以赛促训”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2022年02期 v.24;No.113 59-6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郝崇清;樊劲辉;李争;安国庆;张刚;杜深慧;

    为把思政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以自动化专业在专业课程、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典型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推动全体专业教师在所有教学环节中参与育人,坚持立德树人和专业教学两手抓。使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积极践行这些思想精髓并将其内化为自觉行动,未来工作中成为兼具专业技术能力又具有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各典型环节思政元素的构建,为自动化相关专业的“专业思政”教学抛砖引玉。

    2022年02期 v.24;No.113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3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智能制造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机制专业办学的困境及机遇

    朱文艺;

    从专业招生和就业、办学理念、硬件建设等三个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机制专业在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专业办学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阐释,指出了该专业未来办学所面临的三个发展机遇,分别为,要与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共建共享,在专业建设时要关注支撑智能制造的核心机械装备与技术的应用,要主动融入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

    2022年02期 v.24;No.113 70-7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社科园地

  • 新时代高校防范“三股势力”渗透对策及建议: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王继伟;吕云飞;

    我校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处于环京的特殊地理区位,防范“三股势力”向校园渗透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是境外“三股势力”渗透、争夺的重点对象。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上,存在“三股势力”认识上政治敏感度不够;渗透情况了解不够清楚、不够关注;教育工作人员一般不懂维语,不懂新疆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知识;缺乏建章立制和必要的法制教育;网络监管和防范手段薄弱等问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有效地防范了“三股势力”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渗透。

    2022年02期 v.24;No.113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三全育人”促进高校就业工作质量的理路研究

    朱锐;尼彬杉;周学智;

    稳就业是维持社会稳定,保证人民生活的基础之一。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问题。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处于新形势,面临新挑战。新形势下探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结合“三全育人”指导思想,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在危机中寻求转机,提升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2022年02期 v.24;No.113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塞罕坝精神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探究

    尤悦;杨春晖;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塞罕坝精神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最后研究塞罕坝精神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策略,为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出有益的思考。

    2022年02期 v.24;No.11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承德地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策略研究

    刘向红;

    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式保护是农业非遗的重要保护形式。通过调研和访谈,从发源地和发源起因梳理出承德地区的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承德地区农业非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数字化传播手段缺失,实物档案和活态档案缺失等,承德地区应参照国内成功案例,开展农业非遗的档案式保护工作,形成政府进行政策约束和协调、多方参与、以档案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为主体的农业非遗档案管理机制。

    2022年02期 v.24;No.113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评价研究:以河北承德市为例

    魏战刚;

    生态城镇化建设是新时代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生态城镇化发展迎来了全新的机遇。生态城镇化建设发展水平评价能够较好的识别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借助熵权和TOPSIS法测度了承德市生态城镇化发展水平,基于科学性、代表性及数据可获取性原则从发展度、持续度及均衡度三个维度选取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了承德市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的耦合协调程度。

    2022年02期 v.24;No.113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