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文波;
以张强凹陷Q606区块为例提出了针对低井控程度地区的沉积演化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以地震反演技术为核心,首次引入波阻抗数据体地层切片对研究区沉积演化史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Q606区块沙海组下段早期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和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洼陷区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随着沉积物持续供应,近岸水下扇范围逐渐扩大,晚期洼陷区被填平,随着湖平面上升,整体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沉积;2)基于地震沉积学原理,在单井相,连井相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波阻抗数据体地层切片分析岩性的横向变化,进而开展沉积学解释是低井控程度地区开展沉积演化研究的有效方法。
2019年02期 v.21;No.9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艳;
通过对NB油田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重新落实了该构造下降盘的构造特征,并对该区块的沉积和储层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和属性提取等技术手段对有利储层进行预测。油田断下盘侏罗系油气藏主要受构造控制,而白垩系油气藏主要受岩性控制。通过对下降盘油气藏特征的重新认识和评价,为NB油田外围的滚动勘探提供了有利依据,在实际生产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对盆地内其它油田的勘探开发也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2019年02期 v.21;No.95 5-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邹磊落;代昆;汪晓敏;汪津;白晶;王冠;
为深入认识板桥斜坡油气成藏特征,明确其原油成因类型和来源,应用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等地球化学资料,对板桥斜坡不同部位不同层系的12种原油进行了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分析表明,板桥斜坡原油基本为成熟原油,具有三种成因类型:第一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较重,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伽马蜡烷含量低,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正常成熟的原油,主要分布在板桥低斜坡;第二类原油主要分布在高斜坡,埋藏较浅,发生一定程度生物降解,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轻,正构烷烃不完整,Pr/Ph普遍小于1,伽马蜡烷含量低,成熟度要比第一类原油略低,说明该类原油在沙三段烃源岩供烃成藏之后,由于断层活动,油气向高部位运移,形成次生油气藏;第三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最轻,正构烷烃极不完整,成熟度要也比第一类原油略低,但伽马蜡烷含量高,可能有沙一段烃源岩对其贡献作用。
2019年02期 v.21;No.95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彭巍;刘智勤;王小龙;徐超;任冠龙;
为解决涠洲w油田因主力储层被多条断层分隔、主力砂体厚度较薄、横向变化快、纵向非均质性强及地层倾角变化大给水平井钻井作业带来的储层钻遇落空、轨迹控制困难、井眼清洁和储层保护难度大等难题,通过优化钻头设计,优选钻井参数、钻具组合和钻井液体系以及对Power Drive Archer指向式旋转导向工具实际造斜能力分析,成功实施了一口连续造斜率9.81°/30 m、最大井斜角107.8°的水平井作业,实现了一个水平井段动用多个断块储量的地质预期,为后续超高井斜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复杂断块油田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2019年02期 v.21;No.95 13-15+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陈颖超;
为了解决水平井管柱在造斜段和水平段可能出现的管柱卡阻现象,建立了管柱可通过的最大井眼曲率公式和管柱与井壁的弹性相容几何模型来预测其下入的安全性,冀东油田南堡3-Y井的完井作业案例证实该套模型能够预测管柱的通过性,这对于降低水平井完井管柱下入风险有重要工程意义。
2019年02期 v.21;No.95 16-1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雷;冯光通;刘宝锋;张守文;
针对准中2区侏罗系地层钻井技术难点,提出了钻井液体系优选思路,确定了钻井液活度,研发了低活度强封堵钻井液体系。对低活度强封堵钻井液体系的常规性能、抑制性能和封堵性能进行了评价。室内评价和现场应用表明,低活度强封堵钻井液流变性好,中压和高温高压滤失量低,对头屯河组泥岩抑制膨胀效果优于模拟地层水和聚磺钻井液,岩屑一次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砂床侵入深度为0.75 cm,压力传递时间较4%基浆延长6.87倍,成斜2井三开目的层头屯河组平均井径扩大率6.4%,三工河组平均井径扩大率3.95%,钻井液体系抑制防塌性能优良。
2019年02期 v.21;No.95 18-2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王金树;周芳芳;王福魁;
在高温高压深井中,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油基钻井液处理剂会发生降解、交联、甚至固化等,导致钻井液的流变性发生巨变,严重影响了钻井液的携岩性,甚至会导致钻井无法进行,为准确掌握油基钻井液在井底高温高压下的流变状态,建立了全油基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流变模式。使用Fann50SL型高温流变仪分析温度和压力对两种油基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实验及回归分析表明,钻井现场作业中普遍采用的宾汉模式不能完全准确表示全油基钻井液的高温高压流变特性,应根据具体地层条件和钻井液组成采用实验手段选出最优流变参数模型。
2019年02期 v.21;No.9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荀永明;
针对海洋压裂作业环境复杂,费用较高且海洋集成装备技术被国外垄断的特点,设计了一套压裂作业船紧急脱离装置。阐述了紧急脱离装置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其工作原理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并在室内进行了本体强度试验和密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装置安装简单方便,上接头和下接头强度符合要求,通过远程液压控制,该装置在高压状态下可以实现远程紧急脱离且稳定性较好,解锁过程自动封闭管路上端,使得压裂作业船能够立即撤离,降低了平台作业风险,保持了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2019年02期 v.21;No.95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攀峰;刘国军;孔祥吉;钱锋;宁坤;
尼日尔Agadem油田引进了STV阀和LPR-N阀两种APR测试工具,形成了两种三联作试油工艺管柱。为了弄清两者在现场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将两种工艺管柱与原试油工艺进行对比,并对现场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Agadem油田单井试油层位较多,LPR-N阀需要环空憋压开启,在层位较多的井让井筒处于来回憋压与放压的循环中,给套管带来疲劳破坏的风险,尤其是在低产液井,风险更高;而STV阀可以克服LPR-N阀的这一缺点,但在浅层地层使用受到限制。
2019年02期 v.21;No.95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7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爽;王智明;张峥;
在高速率泥浆脉冲随钻数据传输系统中,采用了新型摆动阀脉冲器,它可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率及更多样化的数据调制方式。针对这种新型传输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多种数据调制解调方案。其中调制方案包括调幅、调相及连续调频调相三种调制方法,解调方案包含数据采集、信号预处理、匹配、均衡及解码全过程。实现了高速率随钻数据传输的调制解调功能搭建,并进行了实时解调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2019年02期 v.21;No.95 36-4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2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倪银;强琳辉;张强;侯士法;赵英杰;许晗;
针对冀东油田含油污泥特点,合成3种生物柴油,并以此为污油清洗剂,通过耦合超声辐照方法对冀东油田5种含油污泥样品进行清洗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以大豆油基生物柴油为清洗剂,在泥剂体积比1∶2,清洗温度55℃,超声辐照清洗时间为20 min时,对含污油量适中(37.0%)的5号样品的清洗效率最高,为58.7%;与热溶剂萃取法相比,耦合超声辐照方法污油清洗效率可提高2.2倍,以5%偏硅酸钠溶液代替水作为分液剂,污油清洗效率可提高到80%以上;清洗剂循环使用4次,污油清洗效率均保持在70%以上。失效清洗剂可随原油集输回收,实现资源再利用。
2019年02期 v.21;No.95 41-4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周芳芳;王金树;张玉平;王清河;单秀华;
在B3LYP/6-311++G**-PP水平上理论计算了三种以卤键结合的组装体,即4-碘-2,3,5,6-四氟-甲氧基苯(PIP)与3-甲基吡啶(MPY)、呋喃(THF)及丁酮(MEK)间卤键结合体的键强度和性质。结果表明,复合物相互作用能从这些PIP…MPY到PIP…MEK逐渐减小,且结构上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电荷密度拓扑分析表明,C-I…N(O)属于闭壳层相互作用,键关键点处电荷电荷密度变化与相互作用能趋势一致。自然键轨道理论(NBO)表明,电荷密度从N(O)孤对电子轨道转移到C-Iσ*反键轨道。
2019年02期 v.21;No.9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庞培钊;丁颂;孙立巍;王铭;郭爽;
为解决水果采摘过程中将采摘器高效地送到采摘对象位置的问题,在研究机械传动的基础上,设计了水果采摘机机械臂。水果采摘机的机械臂由主支架、旋转臂、传动系统和控制单元四个部分组成。传动系统包括蜗轮蜗杆传动实现机械臂绕Z轴旋转和旋转臂绕Y轴旋转,丝杠螺母传动实现Z轴方向升降运动,气压传动实现X轴方向伸缩运动。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机械臂带动采摘器到达采摘对象位置,实现辅助采摘作业过程中的定位过程。
2019年02期 v.21;No.95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峥;邢子达;黄晓磊;徐圣杰;张建超;
为解决现今社会随汽车数量逐渐上升而带来的停车难的问题,以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适合在城市住宅区、公园、广场等地面利用变动性较大地区的新型立体车库。该车库由车辆垂直升降平移装置和车库主体两大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存取车的具体过程及工作原理。该车库体积小,模块化设计,操作方便,易于拆装。车库控制系统采用PLC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达到响应速度快,准确性高;安全,环保;抗干扰能力强,质量稳定的设计理念。对于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19年02期 v.21;No.95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0K] [下载次数:1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田野;贾泓学;籍占虎;姜春泽;苏深源;邢政;
自行设计"普通车床溜板箱模拟练习装置",通过对装置的设计原则、工作原理、结构设计、操作方法以及装置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提高学生车工实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推进作用。
2019年02期 v.21;No.95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贺辉;
在深入分析了某型轿车的焊装夹具的工作原理和定位原理的基础上,利用SolidWorks设计出其三维模型,并分析出其气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后续设计和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2019年02期 v.21;No.9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欣欣;郑阳平;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和设计具有魅力的个性化教学资源。以个性化教育为核心,按照宏观认识、细化分解、由浅到深、层次递进的思路,开发和设计基于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资源。设计实现了"3D玫瑰花"的实验项目,从而论证教学资源的建设必然是一个由易到难的复杂过程,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开发和设计具有魅力的个性化教学资源,线上线下学习相融合,从而促进个性化教育快速实施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9年02期 v.21;No.95 64-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