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俊杞;
为解决小洼油田难采储量区块因油稠、注汽压力高、生产周期短、回采困难、出细粉砂严重等制约油田开发的突出问题,针对区块储层岩性、流体性质等因素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采取油层降粘解堵、强抽强排、压裂填防砂、二氧化碳采油及注采一次管柱泵等综合配套工艺技术,实施42井次,措施有效率83. 3%,累增油5 562 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难采储量的开发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2018年06期 v.20;No.93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段宝江;姜康;刘世界;宣涛;秦鹏;
为了准确认识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规律、开发状况,运用模糊理论,针对采出程度比、综合递减率、含水上升率、采油速度、存水率、耗水率等6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克服了当前普遍采用的简单评价的局限性,既可方便地看出各指标因素的影响大小,指导进一步挖潜,又有利于横向对比,针对不同区块采取不同措施方案。以X油田试验区为例进行了分析,有效地指导后续开发工作,同样对其它同类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18年06期 v.20;No.93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何丕祥;
针对大港油田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主要应用的钻井液体系,室内研发了GC系列钻井液滤饼解除液。该体系具有清洗效果好,溶蚀能力强,破胶能力强的特点,防膨能力、铁离子稳定能力,界面张力和腐蚀能力等辅助性能指标均优于目前在用的滤饼解除体系;并且该体系对于水平井滤饼的解除针对性强,施工简单,解除效果更好,能够疏通近井地带的渗透通道,最大限度的保护水平井的产能。矿场实验表明,该体系对于水平井滤饼解除具有良好的效果,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油井的产能,保护了油气层。
2018年06期 v.20;No.93 9-1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唐力;黄贤斌;
通过在水基钻井液中加入纳米聚合物微球,可以降低其滤失量,提高润滑性能。选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的聚合物纳米微球PMS,作为钻井液添加剂,利用六速旋转黏度计及极压润滑仪研究了不同加量的PMS对水基钻井液流变性、滤失性以及润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浆中加入PMS后具有一定的降滤失效果,当基浆中加入2%PMS后,滤失量仅为3. 8 m L,相比基浆降低率达75. 2%;当PMS加量为0. 1%时,基浆润滑系数降低率最大,润滑性最好。但PMS浓度超过0. 1%后,反而会增大基浆的润滑系数。
2018年06期 v.20;No.93 13-1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海明;刘颖华;
密度曲线对合成地震记录质量的影响很少被单独关注,依据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对反射系数公式简化处理,使声波曲线与密度曲线对反射系数的贡献由隐性化变得显性化,对密度测井曲线在制作合成地震记录时的作用进行了重新认识。通过使用一口井的试验资料,分析了密度测井曲线对合成记录质量的影响,使用实测密度曲线合成的地震记录质量优于用转换密度且显著高于用常数密度得到的合成记录。
2018年06期 v.20;No.93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6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丁慧;丁建平;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X油田18口井所采集原油样品的饱和烃族组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选取一些地化参数包括主峰碳数、奇偶优势(OEP)、∑C21-/∑C22+以及Pr/Ph等,对X油田姚一段烃类演化规律、沉积环境及油气运聚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油田东南部向西北部方向,有机质演化程度逐渐加深。平面上,由西向东,该油田沉积环境由较深湖相过渡为湖沼相,反映了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弱的过程。油气运移方向由西北指向东南方向。
2018年06期 v.20;No.93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6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祖成;王硕禾;王刚;赵绍策;韩帅;
根据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聚类算法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短期负荷预测算法。该算法先对历史数据初始滤波,然后利用聚类算法选取初始质心,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序列,利用交叉验证方法优选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建立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选取合适的误差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和效率,有一定实用价值。
2018年06期 v.20;No.93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刚;程超;张洁;陈世军;都伟超;
设计了采用热化学清洗法洗涤油泥的应用化学综合实验,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清洗条件对油泥残油率的影响,重点练习热化学清洗的操作方法和油泥含油量的测定,利用数据处理的方法优选出最佳的油泥清洗方案。该实验设计能够紧密结合油田应用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应用到现场实践,有助于学生掌握清洗剂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同时,该油泥的清洗处理方法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有助于学生树立环保理念。
2018年06期 v.20;No.93 32-3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9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胡希冀;张丽娜;
地震发生时,楼梯是非常重要的逃生通道,历次震害表明,地震发生时,楼梯往往先于结构破坏。为了研究地震时楼梯的薄弱部位,从最大位移反应和最大应力反应两方面分析了板式剪刀梯在三种不同地震下的动态响应,提出了地震发生时楼梯的薄弱部位为梯梁和梯段中部。
2018年06期 v.20;No.93 36-3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付立新;吕云飞;韩彦龙;王继伟;
曳引式电梯主要是依靠多根曳引绳的拉力在空中作垂直起落运行,一旦曳引绳发生断裂,将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当曳引式电梯钢丝绳发生断开或钢丝绳异常伸长导致的松动等危险状况时,应该有效阻止电梯在这类状况下运行,这直接关系到电梯的使用性能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出了一种新型曳引式电梯自动控制保护装置,并对其关键部件的强度和模态进行分析。
2018年06期 v.20;No.93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峰;杨瑞臣;
应用TRIZ理论,分析了常见包装——易拉罐开口设计问题,建立功能模型,找出系统存在的跟原因,查找冲突矩阵,找到对应发明原理,提出易拉罐开口设计的新式解决方案。
2018年06期 v.20;No.93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4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帅;张福生;何伟;牛影赞;
针对复线接触网停电检修时作业人员触碰接触网的情况,运用耦合电容以及电磁感应电压的理论建立起人体与接触网之间构成的电路模型,计算了复线接触网检修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对照人体安全电流值分析了复线接触网检修时工作人员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8年06期 v.20;No.93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思睿;李婕;王睿;郑昊;崔志强;赵玮;
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高血压治疗需求,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老年人高血压心理医护产品的设计中去。在设计过程中采用鱼刺图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进行分析,运用人机耦合思想,并结合感性工学和语义差异法,对100位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制出参数优先权阵图对设计进行优化,利用Rhino三维软件设计,并运用矩阵闭合加法运算对产品进行模糊评价。希望能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更为积极健康的辅助治疗方式。
2018年06期 v.20;No.93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3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穆丹丹;
在云计算环境下,建筑行业面临第二次革命——信息化施工管理,以数据共享服务为核心创建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施工动态控制平台,通过BIM作为数据交换的桥梁,以云平台作为数据存储和共享的载体,通过建设过程中的不同单位的数据共享,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合理控制工程成本,按进度有序施工。基于BIM技术的信息化施工动态控制平台有效实现了BIM5D,真正做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控制。
2018年06期 v.20;No.93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召彬;赵广复;
在高职院校学校数量及人数急剧膨胀的背景下,针对近些年来高职计算机专业"热门不热"、"毕业即失业"等现象,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计算机教学的工作经验,对多数升格后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析和探讨,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从而对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转变教学模式和办学方向,提供积极的帮助和借鉴。
2018年06期 v.20;No.9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国永;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要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通过对机制专业的专业岗位群和能力要求分析,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改革,以企业案例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和序化,选取12个教学项目,36个教学任务,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进行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2018年06期 v.20;No.93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桂秋;
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以《空气调节技术》课程为案例,介绍了从教学体系设计、教学资源呈现、工程素养培养、教学任务布置、教学平台应用等方面的教学经验和课程建设思路,为同类工程技术类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提供参考。
2018年06期 v.20;No.93 67-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1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晶莹;
在过去10年里,数字游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尽管研究人员已经意识到数字游戏并非教学的灵丹妙药,但教育者们仍在深入探究其内在复杂性和给教学带来的裨益,以期不断挖掘数字游戏给各学科有效、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带来的机遇。主要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商业类游戏,社区类游戏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游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趋势。
2018年06期 v.20;No.93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薛明姬;刘佳;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更喜欢从新媒体获取信息,更倾向于使用手机。阐述了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学习环境将线上和线下相统一,时间与空间统一的多方主体共同实施的创新式混合教学模式。
2018年06期 v.20;No.93 74-7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晓旭;
标记性理论为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迁移发生的区域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利用标记性理论探讨了二语教学中的母语迁移问题,并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用四个方面分析了二语教学中的标记现象,进而提出针对二语教学的改进策略。该研究成果对推进标记理论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2018年06期 v.20;No.93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6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黎黎;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技能水平,运用项目游戏化教学方法作为中职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有益的探索。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通过游戏与相关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重拾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获得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的新体验,有助于学生进行情景认知、概念理解以及知识建构。因此,采用项目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能为中职学校教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2018年06期 v.20;No.9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